鼹鼠 (《别录》)
【异名】隐鼠(陶弘景)。
【来源】为鼹鼠科动物麝鼹或缺齿鼹的全体或肉。
【动物形态】①麝鼹体长100~126毫米,尾长14~23毫米,颅基长27~29毫米。
为形体较小的一种鼹鼠。
吻部尖长,耳壳缺失。
眼退化。
尾细而短,仅被稀疏短毛,末梢有一小束毛。
后足被毛亦甚稀少,老兽则近乎光裸。
体背毛色深灰棕色,嘴下颜色较浅。
腹面毛棕灰色。
全身毛色均带金属闪光。
栖于阔叶林带或森林草原地带以至半沙漠地区,较喜干燥。
终生在地下生活,地下掘有很长隧道,将土推出地面,形成一个个小土堆,很少爬出地面。
食物以地下昆虫、蠕虫为主,也食野生植物。
分布河北、山东、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内蒙古等地。
②缺齿鼹形体较大,长178~220毫米,尾长23毫米,颅基长约44毫米。
吻细长,眼小,耳隐于毛中。
下颌犬齿缺失。
肢短,足发达,爪长而有力。
毛细而密,柔软而带闪光。
四足裸露无毛。
体背毛色棕褐,毛尖深灰。
腹毛较短,棕灰色。
栖于阔叶林中潮湿多草之处,在地下挖掘洞道营地下生活。
分布东北地区。
【采集】舂、夏、秋季挖掘洞道捕捉,或用竹弓、鼠夹等工其捕捉。
【性味】咸,寒。
①《别录》:味咸,无毒。
②《食性本草》:寒。
【功用主治-鼹鼠的功效】解毒,理气,杀虫。
治痈疽,疔肿,痔疮,喘息,淋病,蛔虫病。
①《别录》:主痈疽,诸瘘,蚀恶疮,阴匿烂疮。
②《本草拾遗》:肉:主风,久食主疮疥痔瘘。
膏:堪摩诸恶疮。
③《本草图经》:风热久积,血脉不行,结成疮疽,食之可消去;小儿食之,亦杀蛔虫。
④《东北动物药》:解毒,理气。
治疔肿,痔疮,淋病,喘息,胃癌。
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烧存性研末,3~5分;或煮食。
外用:烧存性研末调涂。
【选方】①治疔肿恶疮:鼹鼠一只。
烧焦研面,取醋二两煎至一两,再加入适量的鼹鼠粉末,搅成膏状贴患处,用香油调涂亦可。
(《东北动物药》)②治胃癌:鼹鼠一只。
用瓦焙成焦黄色,研成粉末。
每次五分,黄酒冲服,日服一次。
(《东北动物药》)
鼹鼠缺货时, 要提前定货,
壹伍壹零贰肆柒柒贰捌叁/
联系电话15102477283/联系人 张先生
|